400官方服务热线:
400-989-9898

《踏雪寻梅》| 在浮躁时代,为我们找回诗意栖居的方式

发布日期:2025-10-16 17:52:13   浏览量 :5258
发布日期:2025-10-16 17:52:13  
5258
你是否还记得,上一次静下心来读一首诗,是什么时候?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习惯了刷短视频、看碎片资讯,却似乎忘了,还有一种语言,可以温柔地抵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用十余年时间,写下一首首诗,不为成名,不为获利,只为记录生活里那些细碎而真实的美好。 他叫叶劲松,他的诗集——《踏雪寻梅》不是一本普通的诗集。它收录了叶劲松从2010年至2023年间创作的近200首作品,既有古典韵律的“中华新韵”,也有自由抒情的现代诗。






❄️ 一本诗集,半生深情

你可以在诗中读到三代人的温情:

>“年过七旬的父亲 / 在我该回家的时候 / 凭着阳台的围栏期盼 // 就像我七岁时 / 在父亲快下班的时候 / 坐在家门口的小木凳上等候”——《等候》

也可以读到对故乡的眷恋:

> “棕榈林间难寻故居倩影 / 锡矿湖底深沉母校芳容 / 风景美如画 / 往事似轻烟” ——《重游故乡》

更有对女儿深沉的爱:

> “接过女儿背上沉重的书包 / 知道它的分量决定日后放飞的力量 / 再过七年 / 女儿会身在何方飞得多高 / 我会耐心地等候” ——《等候》

这些诗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像一杯温润的老茶,入口平淡,回味绵长。



🌸 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

叶劲松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能写严谨的格律诗,又能写洒脱的自由诗。

他写《初春》,有古典的意境:

> “老叶犹青嫩叶发,湖边杨柳吐新芽。枯荷深处藏香意,盛夏还来再看花。”

他写《野花》,有现代的通透:

> “每天清晨到山间小路散步 / 顺便采一束野花捡两首小诗回家”

更难得的是,他在《附录》中贴心地附上了“中华新韵诗词格律摘要”,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歌创作的门道。这种“既呈现果实,又展示根系”的用心,在当代诗集中实属罕见。



🕊️ 在浮躁时代,他为我们守护精神的栖息

读《踏雪寻梅》,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诗意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

在情人节,他写下:

> “与其眺望远方,不如抚摸身旁。”

在感慨时光流逝时,他写道:

> “十年的时光 / 一眨眼从两张照片的缝隙溜走了 / 我们能够端详的 / 只是它的背影”

在鼓励他人时,他留下这样的句子:

> “风云难测 / 即便倒下 / 也要优雅”

这些诗句,像是写给当代人的“心灵处方”。在焦虑成为常态的今天,叶劲松用他的诗提醒我们:慢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珍惜眼前的人。



📖 为什么要读这本诗集

如果你觉得生活太忙、心太累,这本书可以成为你的“精神按摩师”。

如果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这本书展示了古典诗歌在当代的生命力。

如果你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这些诗会给你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仍然有人用最纯粹的方式,守护着汉语的美,守护着生活的诗意。

正如诗人在《踏雪寻梅》中写道:“久仰芳容已数年,幽香常在枕头边。寻梅踏雪征途远,心有良宵苦亦甜。”

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写照吗?明知前路艰难,却因心中有爱、有期待,而甘之如饴。

在这个秋冬,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在现实的冰雪中,寻找生命里不败的芬芳。

企业微信二维码
世纪儒风(北京)文化传播中心
Century Confucian Style (Beijing)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enter

服务热线400-989-9898

投稿邮箱:zbs@sjrfwh.com

(投稿邮件请备注好作者姓名、作者简介、稿件类型、稿件样章,审核回复周期1-3个工作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0号文化创意大厦B座502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