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官方服务热线:
400-989-9898

《联律漫谈》:一本让你从“平仄小白”变身“对联大神”的宝藏手册

发布日期:2025-10-11 16:43:18   浏览量 :56129
发布日期:2025-10-11 16:43:18  
56129

《联律漫谈》万广明先生倾力撰写的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传统楹联艺术的权威性学术著作。作为楹联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本书兼具学术深度与实用价值,为楹联爱好者、传统文化研究者及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一份全面深入的学习指南。该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著作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严谨的学术态度与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楹联知识体系。全书从楹联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精神价值、商业价值及教育价值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论述,全面揭示了楹联这一独特文学形式在文化传承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楹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置于当代社会语境中进行考察,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创新性地提出"撰联八则"创作法则,这一理论体系涵盖联意切题、词性对仗、因果逻辑、起承转合等核心要素,为楹联创作提供了系统性的规范与指导。该理论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为楹联创作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在平仄规律的阐释上,著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引入方言辨音法与乐谱对照法,将抽象的声韵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践方法,使这一传统学习难点变得直观易懂,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本书的显著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作者通过迎春联、贺寿联、贺婚联、格言联等丰富多样的实例,从词性结构、平仄对应、意境营造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解析,全面展现了楹联创作的艺术精髓。书中收录的大量历代名联,配合作者深入浅出的解读,使读者在掌握创作技巧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每幅对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编写方式,使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的参考资料,又可作为实践创作的指导用书。



在学术价值方面,本书对楹联发展史、格律演变过程、不同流派特点等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作者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考证态度,厘清了许多楹联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楹联研究的理论宝库,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还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问题。作者在传承传统楹联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楹联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通过大量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示了楹联艺术在当代文化建设、商业活动、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作为一部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著作,《联律漫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资料,也适合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学习。著作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和丰富详实的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系统掌握楹联创作规律,真正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书的出版发行,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为楹联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我们相信,这部凝聚作者多年心血的著作,必将成为楹联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期待这部著作能够引领更多读者走进楹联艺术的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事业。本书的出版,必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企业微信二维码
世纪儒风(北京)文化传播中心
Century Confucian Style (Beijing)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enter

服务热线400-989-9898

投稿邮箱:zbs@sjrfwh.com

(投稿邮件请备注好作者姓名、作者简介、稿件类型、稿件样章,审核回复周期1-3个工作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0号文化创意大厦B座502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